![]() |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95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69亿元,较去年同期期末增加183亿元。虽然从不良贷款率上看,农商行资产恶化并未过度加速,但不良贷款余额的明显上升,依然显示出农商行成为不良贷款高发地。
对此,农商行的两个软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一是农商行放贷区域较为集中。仁和资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陈宇认为,农商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容易出现问题,与其对业务地域限制多、优质业务少直接相关,“给他们的盘子里盛的都不是什么好菜。”陈宇形象地表述。对此,上述多家农商行均进行了风险说明。
农商行贷款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成为另一软肋。记者在长三角了解到,一些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农商行,其不良贷款高发区,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其中批发零售业又主要是钢贸行业烂账。记者在连云港东方农商行的报表中发现,去年其批发零售业贷款达到34.3亿元,占其贷款总额的44.64%。
不少专家表示,对于农商行,在IPO等“定向”融资上给予支持没有问题,但投资者也需要针对不同银行的风险类型,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因素。这可能也是关系到未来农商行IPO前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