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政府网站获悉,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于近日转发了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发挥四川名牌效应提升四川省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启动名牌淘汰退出机制,以提升“四川制造”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自四川省1993年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先后已开展了11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累计培育四川名牌1460个,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生物工程等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助推一大批“四川制造”抢占全国和全球市场。去年获得四川名牌的企业总产值达9840.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5%;利税总额达1018.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7%。
《意见》要求,获得四川名牌的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切实发挥标杆引领作用,要带头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打造名副其实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将质量管理和名牌创建的成功经验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努力争创区域品牌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意见》特别指出,各级名牌办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进、部门协作、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名牌争创、评定机制,提升四川名牌公信力,提升“四川制造”竞争力,着力树立名副其实的四川名牌形象。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旦出现违反国家法律、监督抽查不合格、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立即启动淘汰退出机制,并经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全委会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