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州市不久前还专门召开了推进银企合作维护金融环境稳定的会议。该市市长崔洪刚以“形势严峻”描述当前的困境,要求政府部门运用“有形的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旦出现“病症”,解决起来也十分困难。尤其是对邹平这样问题已经显露的地方。
就在本报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邹平当地宣传部门相关人士打来电话,希望不予以报道。他说,当地的金融环境难以承受更大的舆论冲击。
在今年邹平“两会”上,邹继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运转紧张,极易引发金融风险。”而今年的重要任务是,高度关注金融安全,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生态环境。
邹平有很多明星企业,比如亚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魏桥集团,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西王集团,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5000多家。
但工业规模的扩张,最重要的是信贷支持。一旦信贷收紧,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地人士透露,有的规模很大的企业,也已经三四个月发不出工资。
邹平的情况还有自己的特征,就是地下金融十分活跃。在邹平的一家餐馆,老板向本报记者这样描述当时高利贷的“盛景”:打开车的后备箱,里面装着满满的人民币。但好景不长,2010年前后,很多高利贷从业人员资金链断裂,有的人自杀,有的人就此“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