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旭光资源2009年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当时经营着两个位于四川省大洪山矿区及广济矿区的自用地钙芒硝矿场。公开资料显示,大洪山矿区正式投产于1953年,前身是个国有企业(“川眉公司”的前身)。
2004年,经历改制,李炎购得其90%股权,2007年,旭光资源成为其控股公司。同年,“川眉特芒”成立;旭光资源签署了收购牧马矿区采矿权协议;广济矿区开始商业试产。之后,旭光资源在香港上市。2010年,上市后的旭光资源又添新军——岳沟动物级饲料芒硝生产厂。
登录四川信用网,查询得知,旭光高新的“芒硝分部”包含以下公司:四川省川眉芒硝有限责任公司(大洪山矿区)、四川川眉特种芒硝有限公司(广济矿区)、四川省川眉芒硝有限责任公司彭山药业分公司(主要生产药用芒硝,位于彭山县牧马镇)。
新金融记者并没查到,有关旭光高新在其官网上宣称的“岳沟动物级饲料芒硝生产厂”的注册信息。“但该厂确实存在,厂子与大洪山矿区距离很近,厂门口挂的牌子是‘川眉公司饲料级硫酸钠生产厂’。”苏珊说,对大多数眉山人而言,他们将上述公司统统称为“川眉公司”,或简称为“川眉”,要想分得细致,就直接称呼矿区,比如川眉大洪山、川眉广济。
虽在一个利益集团里,但在大洪山矿区工作的员工和在广济矿区工作的员工此次的“遭遇”并不相同。“大洪山矿区的员工工资是正常发的,但广济矿区的员工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另外,大洪山矿区还在正常生产,而广济矿区已经停产七八个月了。”苏珊说。
5月9日,新金融记者在眉山县广济乡的一片庄稼地里看到了川眉公司的广济矿区,也就是四川川眉特种芒硝有限公司——这个被旭光高新屡次向投资者提及的、“年产百万吨”的芒硝厂,从远处看,矗立在高墙之内,尤为气派。可是,下午3点时分,在厂区内放眼望去竟看不到一个人,就连守着后门(以往货车进出的门)的保安也临时“缺席”了。
进入厂区,空旷的地面上堆放了一些因“白度”不够而卖不掉的芒硝。让旭光高新引以为傲的生产设备也显得锈迹斑斑,裸露在外的部分还因为风的作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厂区里看不到任何生产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