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在周磊看来,互联网理财和线下产品并不只是渠道的差异,其优势还是相当突出的。“对于一些"屌丝"级的投资者而言,并不具备去银行或基金公司购买产品的意愿,手续也过于繁琐。”他说,在互联网上,虽然一些产品的说明刻意“包装”了收益率,有误导用户的嫌疑,但其交易的便捷程度,远远高于线下渠道。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让自己的财富增值,不像线下网点,要买点理财产品又是身份证又是填表格,环节多手续烦……这对快节奏的都市人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也是未来互联网理财的最大优势。
当然,流程还不是最重要的。互联网理财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起点低。以线下渠道为例,正常的基金申购通常是1000元起,基金定投也要100元、500元等份额投放。但对于互联网理财而言,再小的钱也能进入。“对老百姓来说,原本闲散资金只有活期存款一种处理方式,现在就可以一同参与到大额资金的理财中,虽然实际产生的收益有限,但对理财观念的普及也是一种帮助。”他还举例说,拿余额宝来讲,支付宝内的闲散资金还能自动归集,也给理财者提供了不少便利。
但周磊也强调,“互联网永远也替代不了传统理财”。在他看来,理财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动态性的过程,不单单是购买某一类的理财产品。“你可以在某个网站上买到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但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要制定符合理财目标的方案,一定需要和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他举例说,在业内有一个业务流程叫knowyour customer,这是互联网理财做不到的。“理财不止包括能赚多少钱,还有一些具体目标的实现。比如五年后要买辆车,十年后想买套房,二十年后希望供子女出国读书等,需要根据各人的收入水平、存款多少,制定完全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周磊表示,具体而言,根据理财目标,购买多少保险、配置多少现金管理工具,股票如何持有,都要经过专业测算,最后才是让客户上网选择购买。“不仅如此,配置之后,还有资产配置的监测和再平衡。”他表示,这也需要专业人士给出具体的建议,单靠互联网提供的产品信息,很难满足瞬息万变的理财需求。
“总体来说,就今后互联网理财的发展而言,产品的逐渐丰富,各家的差异化经营是可以预期的,但综合财富管理却始终要依托传统的线下理财。”周磊表示,目前互联网理财还在初步阶段,尚未出现大面积的客户亏损,在股票基金和QDII基金等产品逐渐增加之后,客户本金不保的情况就会发生。互联网理财公司如果缺少专业人士意见,很难向客户解释并进一步指导。
“因此,互联网理财不妨走一站式信息服务的道路,打造网上的金融超市。”周磊告诉记者,“全国的银行有那么多,发那么多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券商等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客户如果可以在网站上获得不同资产大类的信息,再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就能更好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理财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