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行助推下的杭州萧山百强企业扩张
萧山某钢业集团的董事长助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目前萧山资金密集型企业比较多,互保企业比较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比较大。一旦出现资金链风险,互保企业就会相互影响,容易产生地区性经济问题。
究其原因,上述董事长助理对记者称:“现在个别企业出险,是由企业过度扩张、全球市场逆转、银行收贷抽贷等多方原因夹击造成的。”
萧山民营经济发达,去年工业销售额高达5500亿元,入围的百强企业最小销售额也在5亿元以上。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萧山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旨在培育大企业。然而,在“4万亿”刺激政策下,一些萧山企业产能扩张过快。
“至少1/3的企业都有投资行为。有些企业主业不管,去搞副业。”李如江说,许多老板利用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加大产能扩张,投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下,资金来源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攀高,“拉郎配”式的互保链急剧膨胀,使得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生命周期缩短。
比如有一家萧山化纤企业,2010年前到安徽买了400多亩地,投资了五六亿元,加大化纤产品的产能扩张。“当时化纤行业还是好的。但前年、去年化纤产能过剩,致使该企业销售不好。再加上该企业有16家互保企业,几家互保企业出问题倒下,银行对该企业抽贷了2.8亿元。”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地人士均表示,这背后银行无疑起到了主要的推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