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纺织化纤是萧山第一大产业。2年前,一家萧山化纤企业倒闭,影响到互保企业建杰化纤,进而涉及到5家互保企业,第一圈6家互保企业涉及银行贷款30多亿元。
“(建杰化纤)破产清算后,互保企业要背债,背还是背得起来的,目前生存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关键前提是,银行不要收它们的贷款。”李如江说,“怕就怕银行收贷,现在我们分析,可能有2家企业有危险,3家企业是没问题的。”
除了纺织化纤,萧山另一支柱产业是钢结构,产量曾经占据全国市场的30%,如今却成为萧山出险企业的重灾区。
有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家名为中信钢构的企业已经倒闭,涉及互保企业4家、贷款12亿元。“现在第一圈4家企业还能支撑,关键是银行不要去收贷,第二圈互保企业现在还没有问题。”
上述人士称,另外受天生钢构倒闭影响,现在萧山还有一家钢构企业比较危险。“背过来2亿元债务,银行又抽贷了2亿元,现在这家企业有了资金压力。”他说,“本来这家企业经营状况是好的,产品出口50余个国家,一年销售15亿元,毛利在1.5亿元左右。”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萧山的一些出险企业,并非自身经营不善所致,更多风险来自互保。“大部分银行对萧山企业是有危机感的。”一家商业银行萧山支行人士对记者说,如果银行不收贷抽贷,那企业生存问题是不大的,现在最怕担保有风吹草动。“银行会给企业一个过渡期,如果造血功能不足,企业最终还是要出问题的”。
李如江说,在萧山第一圈互保企业中,除建杰化纤、中信钢构2家企业外,受牵连的百强企业有7家,其中5家具有资金压力;在第二圈互保企业中,牵连的有十二三家百强企业。“目前,第一圈互保企业状况还是好的,但前提是银行不要收它们的贷款。”
上述知情人士亦称,一些互保企业出问题,与银行一看贷款有风险就急忙收贷有关。紧接着,第一圈互保企业的风险,就向第二圈、第三圈互保企业蔓延。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互保链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风险会向农业、服务业蔓延。从整个面上看,已变成萧山的区域性经济风险,不单单是工业企业的问题”。
尽管不少企业因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李如江仍对记者表示,个别企业确实存在风险,但萧山“百强企业批量死亡,那倒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