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宜信专门为此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包括宜人贷(最低出借金额5万元)、月息通(最低出借金额10万元)、月益通(最低出借金额5万元)、季度丰(最低出借金额30万元)、月定投(最低出借金额2000元)、宜农贷(最低出借金额100元)等。新推出的宜定盈,甚至连投标都由系统帮借款人完成。通过智能选标和循环出借,出借人可以将资金出借给宜人贷平台上的精英标用户,以此来提升用户的资金流动性和利用率,增加实际收益。
这种模式由于通过债权的组合分拆,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及类固定收益化,同时克服了线上模式极度依赖用户主动寻求贷款因而发展速度缓慢的劣势。从2007年起,宜信每年均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宜信集团员工已约2万人,平台累计贷款成交量超过百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P2P平台。根据宜信官方信息,其已经获得凯鹏华盈、IDG与摩根士丹利联合投资,两轮合计近亿美元。
质疑集中于非法集资和资金池
成立8年以来,唐宁创造出的债权转让模式在解决了众多融资难题之外,也受到颇多质疑。这种方式是否涉嫌“非法集资”?是否会形成资金池?但现实是,目前对P2P行业的监管仍然缺位,宜信在质疑中前行。
目前围绕“宜信模式”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宜信的债权转让方式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二是债权转让多对多的模式是否有风险,是否会形成资金池以赚取利差?
按照《合同法》以及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自然人可以作为主体去放贷,民间借贷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部分才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宜信公司去放贷是违法的,但唐宁个人作为放贷主体并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