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懂得到香港和欧洲买更便宜的奢侈品,甚至她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海淘网站以及奢侈品电商一点也不陌生。”米世哲告诉记者。“中国大陆消费者对商品可信度、价格优势以及服务十分青睐,同时网购的倾向在加强,导致奢侈品实体店疲弱。”
内需减少,以及海外和网购增多也对奢侈品门店的扩张有所抑制。事实上,许多奢侈品牌已经意识到主要的客户群(官员和富豪)正在迅速流失,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品牌类型的商业平台。如今,中国奢侈品客户群体正经历变化:能够或者更愿意购买的是年轻的、富有朝气、国际化的一代,这些人更愿意发觉新的品牌,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而这也影响着地产品牌的定位和业态分配。
“完全依靠高端奢侈品及大体量规模取胜的项目只是少数。目前的商业地产招商进入了精细化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真正考验的是开发商的精耕细作水准。网购、海淘只是消费的一种形式,实体店的消费更多的是增加客户的体验及趣味性。比如香港的希慎广场、上海的浦东嘉里城均为不靠LV、Gucci支撑门面的高端购物中心。”李杰表示。
“只要开发商够灵活,让其他业态品牌能入驻,相信会有不错的销售业绩。我认为一二线城市会首先推动这一变化。中小城市的招商思路必须换方向,或者尝试引进新的奢侈品牌,要不依靠本地资源。其实地产商业中业绩最好的业态就是奥特莱斯,价格合理,品牌多样化,购物体验丰富从事,提供一个购物休闲娱乐综合平台,同时奥特莱斯也是目前唯一有显著增长的零售业态,类似像百联、太平洋、燕莎、友谊Apollo、俊思等都在向这个方向转型。”米世哲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