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战已凸显疲态,“停战”或很快到来,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规定,在某些城市打车软件接受“招安”加入电调平台或为其最终命运。
打车软件大战或进入收尾阶段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腾讯对“嘀嘀”打车的补贴和阿里巴巴对“快的”打车的补贴,合计已过19亿元。据了解,打车软件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目前放给消费者的大量补贴,还全部源自外部“输血”。有分析人士认为,打车软件的这轮“烧钱”,最多还能撑一个月。
也许“一个月”都是多说了,这场“烧钱”大战可能很快就会结束。昨日,马云在来往扎堆“江湖情”里面称,打车软件的朋友们,你们还想打多久啊?建议你们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干的更智慧点。“两个蛮汉打架,街上看热闹的人多,绝对不要认为别人在看比赛,别人是在看笑话。”马云说道。
有来往用户对此评论称,马云此番话显示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回归理性。众多微博用户也发表评论称,这明显说补贴要到头了。
马云还提出,竞争时最怕伤害用户的利益,特别是老人孩子的利益。此前媒体质疑打车软件,不过真马云真是出于此意吗?毕竟老人和小孩是小众打车用户。钱江晚报26日也曾发表评论:不用移动支付的用户不是打车软件争夺的对象。网友@猪不生肉评论:老人和儿童根本不是快的的主体消费者;网友@皮灵子评论:这是阿里在找台阶下。
另一方面,嘀嘀打车公关部对中新网IT频道称,嘀嘀打车与微信营销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但是“精彩内容”是什么,截止发稿时,中新网IT频道并没有收到回复,不排除未来嘀嘀打车也将改变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