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政府积极“拉票”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将进入实质性、大迈步的阶段,这也在“撩拨”地方政府的神经。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了解到,不少地方政府负责人进京拜会多个监管部门,为当地民营企业的申请“拉票”。
福建明确,深化厦门、泉州、平潭和沙县等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支持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来闽设点展业,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四川称,要积极争取民营银行试点,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广西将充分利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鼓励并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区域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等。
面对地方政府的“热情”,有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地方政府、企业“冷思考”,充分考虑未来的业务定位、盈利模式等问题。
此前,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说,我赞成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准入更加开放,赞成中国金融机构所有制更加多元,但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与其是否按市场化配置资源关系并不必然。金融业是具高度风险的行业。
分析人士建议,应尽快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民营银行的进入和退出通道都要畅通。一方面,应鼓励新生力量加入;另一方面,应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坚决关闭,以防止风险扩散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