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惠表示,由于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地区的农贷坏账突然暴露出来,仅仅山西省内,大多数银行和农信社都面临清收贷款困难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也不是一家机构的特例。
“今年社里面要争取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很早就动员员工对贷款进行清收,实际上从3月份就已经开始忙活这件事情了。我们甚至帮农户去讨债,申请减免一部分利息等。在一系列处理后,情况才有点改观。”陈惠称,农信社今年对外的贷款控制得更严格了,也是担心资金收不回来。
实际上,在清收农贷坏账的大军中,陈惠仅仅是一个典型。相比农信社,商业银行在清收坏账上的压力也丝毫不轻松。
在湖北一家商业银行支行中,贷款的投放、催收和绩效密切相关,让信贷人员承担了巨大压力,甚至出现了员工自掏腰包“补洞”的情况。
“去年年底放出去的一笔10万元的贷款,目前已经逾期了,多次催收也没有结果。再收不回来的话,可能直接就会影响年终奖的发放了。之前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被领导骂了几次,后来领导暗示我自己先用钱垫上,以后再去催收,至少就能保住这次的年终奖。”上述商业银行支行员工表示,贴钱的做法也是无奈,钱太多了也贴不起,只能以后在放款的时候谨慎一些。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农贷坏账的爆发,一些由清收工作引起的事故也在逐渐增多。11月底,河北献县安庄村发生数十名男子手持钢刀棍棒入村讨要信用社贷款,引发村民集体反抗事件。经过调查,献县农村信用社的很多债务过了诉讼时效期,法律不支持。后来该社将4000余万元的坏账拍卖给一位河北商人,导致了暴力讨债事件。
另据一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山西的阳泉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由于该社坏账较高,引起了股东的不满,后对农信社高层发起了质疑和实名举报。
事实上,以定位服务“三农”的村镇银行也一直被坏账问题困扰。“很多村镇银行名义上是为了‘三农’贷款设立,但是根本就不敢涉足太多农贷,部分业务是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交叉,账面上就算是‘三农’贷款了。”某村镇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农户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但是村镇银行资金实力有限,放贷的规模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