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组合贷款模式,支持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创新惠农循环贷款模式。在核准农户、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等级状况的基础上,2010年5月,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惠农贷,迄今,向2137户农村专业户、个体工商户发放惠农贷8.2亿元。二是创新助学、妇女创业贷款模式。积极与县政府、县妇联、县教育局搭建合作平台,采取“政府+信用社+财政贴息”模式,有效解决学生就学、青年创业、妇女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累计向531户发放助学贷款300余万元,向967户妇女发放妇女创业贷款7059万元。三是创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贷款模式。围绕罗江经济开发区建设,紧跟罗江经济热点和转型农民金融需求,在拆迁补偿款未到位的情况下,创新推出“老来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贷款”,累计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贷款1417户,金额3667万元,解决失地农民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资金缺口,积极为政府排忧解难。
实施“扶微助小”工程
助力小微健康成长
近年来,紧紧围绕罗江“一城四区”和招商引资1号工程,在信贷计划上积极向人民银行争取合意贷款规模,深化与县经开区战略合作,在贷款投放上采取“单列计划、单独考核”,不断创新完善小微企业贷款融资产品体系,积极引进小贷技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创新推出小企业主按揭贷款、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贷款、整贷零还贷款、企业互保互联贷款等品种,在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上大胆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农信特色的普惠金融“扶微助小”之路。全县信用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7.57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的87%。
董事长宋小飞表示,罗江农商银行将站在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罗江打造“一城四区”,着力“五大突破”,实现“五个翻番”战略规划描绘的蓝图,罗江农商银行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农商银行成立后,将持之以恒地坚守“志存高远,乐而不僵”的企业理念,海纳百川,汇天下客商,聚八方英才,举全员之力,继续深化“惠农兴村”和“扶微助小”两大工程推进,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转型农民、招商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度开发金融产品,创新综合金融服务,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流程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罗江农商银行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倾情服务“三农”和社区的现代一流零售银行,打造为造福于民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