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经济发展
近年来,全县信用社围绕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立足民生产业链、产业园,服务新型农民、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为助推罗江经济社会发展架桥铺路。
创新金融服务,深入推进“惠农兴村”,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创新支农品种,满足“三农”资金多元化需求,“惠农”政策惠及全县5万余户农户。
创新普惠制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传统农户生产生活信贷需求。对传统农户的种养殖业、消费信贷资金需求,采取普惠制金融服务,支持农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品种,实行“一户一卡一证”农户贷款管理新模式,采取额度提高、期限突破(最长放宽到3-5年)、整贷零还、手续简化、利率优惠,进一步深化了“三农”服务内涵。二是推行信用户评级授信制度。建立了信用户等级评定和授信制度,全县评定信用户5.1万户,占辖内总农户的88.6%,实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100%授信,优秀农户授信100%纳入循环的“双百”目标。三是推行农户授信额度通知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农户“集中评级,批量授信”工作,获得授信农户纳入农户小额信贷系统管理、发放,有效方便农户贷款,将核贷额度通知到农户。
创新权益担保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深入研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中的信贷切入点,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与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的矛盾,创新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鱼塘水面承包权抵(质)押贷款,将经营承包权通过金融杠杆作用转变为农户产业化经营的资本,支持包括制种、蔬菜、核桃、翠冠梨、调元枣、柚子种植基地、水产养殖产业化基地建设,基地建设经营规模扩大到4万余亩。二是大力支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在深入研究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资金链条基础上,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搭建“信用社+专合社+社员”三方合作模式,引导专合社与社员组建信用共同体,联社向信用共同体授信,在授信期限内实行“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借”。与县供销社联合出台了由信用社提供信贷支持,供销社进行贷款贴息的《关于信贷支持农业专合组织管理办法》。近5年来,引导组建信用共同体(农户联保)103个,累计为专合社及其社员发放贷款1.75亿元,强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组织迅猛发展。三是大力支持现代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会员制担保公司贷款模式扩大到农户自然人,引导辖内10个乡镇的农村种养殖大户、承包经营户、加工企业分别成立4家会员制担保公司,采取 “担保公司+联保”、“惠农循环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等方式,5年来累计投放贷款4.16亿元,加快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