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么,网络银行究竟要如何监管?其监管机制与传统商业银行又有哪些差别?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刊载了央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的署名文章,该文首次谈到了中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以及监管思路,提到了包括明确风险兜底原则、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网络银行加入大额支付系统等问题。
以检测指标为例,王永红表示,基于网络银行的特殊性,为满足风险评估与测算需要,必须补充“网络银行影响力与风险度量”指标,初步考虑包括:覆盖面(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联网机构数、交易规模、服务能力、赔付规模等。
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某民营银行副行长告诉记者,王永红这篇文章中的建议非常前沿,可惜并未展现在此次的民营银行管理办法中。
事实上,多位民营银行人士都表示,正在征求意见的民营银行管理办法不仅没有给予民营银行相对宽松和灵活的发展空间,在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核心指标的要求上反而更为严苛。
“以资本充足率为例,根据最新版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达10.5%,系统性重要银行为11.5%。而现在提出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或许要达到13%,甚至更高。”上述某民营银行副行长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