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故事将“保保节”的起源归于偶然,而在我看来,民间传说往往隐藏了历史的真实原貌。拜干爹的传统,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这在文学经典中便可管窥一斑。比如《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拜周文王为干爹;《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身后常跟着两员大将,一是周仓,其二便是收养的义子关平。
广汉人说,“保保”是给小孩“保关煞”的,民间传说小孩童年要闯过三十道关煞,才能顺利长大成人,比如“百日关”“深水关”“四季关”“鬼门关”等等,在医疗水平低下的过去,人们往往把小孩的病灾、意外视为关煞,怎么平安度过这些关煞,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在广汉,便是给小孩物色一个“保保”了。
“保保节”为何在正月十六举行?其实也有据可依。清代著名金石家甘熙在《白下琐言》一书中记载:“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管乐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这里的既望,就是正月十六,这天,南京城的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凭高望远,踏青赏花,目的是消灾祛病、招祥纳福。今天,陕西、贵州、山西、江苏等省还有“游百病”的习俗,山西大同的“游百病”也在正月十六,家家户户吃枣、梨,寓意有病早离,然后出门游玩;贵州的“游百病”在端午节,此时百草盛开,乡人邀约到郊外采草药,煮上一大锅药汤,防病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