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沉寂土地焕发新活力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和连片开发,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甚至是撂荒的状况,初步破解了产业分散、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业后继无人的难题。”营山县副县长杨荣甫如是认为。
走进法堂乡境内,只见漫山遍野的山坡上,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血橙树上,金灿灿的血橙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据合亿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友明告诉记者,通过近4年时间的培育,今年血橙开始挂果,目前,已与重庆等多家超市和水果市场达成供货协议。
据营山县农牧业局局长王兰辉介绍,这项起步于2010年,以营(山)万(元)公路为主轴,以“业主(专合组织)经营为主,农民入股分红或收取租金”为主要运行机制的血橙产业涉及法堂、新店、朗池3个乡镇9个村,目前已建成血橙基地5000亩。预计全部挂果后,年产鲜果可达1.5万吨。
据了解,近年来,该县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法堂、新店、朗池建起了万亩血橙产业园,在消水、大庙等乡镇连片建起了万亩核桃产业园,在济川、骆市、茶盘等乡镇建起了万亩蔬菜产业园,在茶盘等乡镇建成了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这些产业园的建成,有力促进了营山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一大批农民不仅直接从获取的租金中受益,确保了土地的旱涝保收。同时,还通过为业主打工增加了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土地流转业主经营的方式,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4000余个常年就业岗位,农民可从中获得就业收入6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