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进入2014年11月,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西安市的非融资性担保行业亦是一片萧条。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担保公司老板频频跑路,众多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引发民众焦虑、社会关注。担保公司老板为何会跑路?政府监管部门有哪些举措?投资民众持哪些看法?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业内人士及部分投资民众,力图还原“担保严冬”下的真实世相。
两周内5家西安担保公司老板跑路
陕西佰汇鑫投资有限公司,涉及资金1400万多元,受影响人数70余人;陕西硕邦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涉及资金近亿元,受影响人数300多人;陕西世合投资有限公司,涉及违约欠款约1.5亿元,受影响人数近百人;陕西富民达担保有限公司,涉及资金约9000万元,受影响人数近百人。
近两周内,连续出现“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消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震不断,让不少投资此行业的市民备感焦虑。一位担保公司老板直呼“没法干了”,他主动来到区公安局经侦大队,直言公司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兑付危机,要求到经侦大队登记,准许公司结业,他陈述:“只要借款方的钱一到,我们一笔一笔给理财投资人连本带息结算,但对方公司拿不出钱来,我们也没办法!”
他的请求被经侦大队拒绝。经侦方面称:在未发生群众报案之前,公安不方便介入此类经济纠纷。
持此类悲观态度的担保公司老板不在少数。作为业内人士,某担保公司董事长告诉本报记者,本地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准备过冬有几种心态:一种是各方筹集资金,准备应对兑付危机;一种是打出公告逐步清退投资资金,不再继续;还有一种心态是抱有侥幸,“政府总不会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