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随着农村积极发展的多元化,“三农”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日益显现,沿河联社今年探索并推行了农村“四权抵押贷款”,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抵押贷款,努力破解“三农”贷款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盘活了农村财产资源,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沿河联社的移民建房贷款、农户建房贷款、集中建房贷款等新贷款品种圆了很多家庭的住房梦。
沿河联社现在有营业网点28个,便民服务点5个,助农取款村村通实现了全县429个行政村全覆盖,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打通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贫困农户“不出村、低成本、低风险”地办理金融业务。
为加强协调,统筹形成扶贫合力,沿河联社不断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人民银行、扶贫部门的对接力度,建立起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机制,合作推动金融扶贫工作。进一步做好了信用乡镇、村、户的评级建档工作,不断增强农户信用意识,积极配合开展财政扶贫贴息贷款项目,依托联社网点和服务优势,依托联社方便快捷的小额贷款,真正实现信贷扶贫资金的受益到户。
今年以来,在贵州省联社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沿河联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1234”党建对接帮扶工程和 “四个一”工程为载体,深入乡镇、基层社、企业、村组和特别困难群众扎实开展驻村工作。
每位党委委员结对帮扶所联系乡镇1户具有代表性重点企业、2个好差行政村、3个好中差村民小组、4户特别困难群众。重点帮助企业建档评级,培育为信用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做大做强;帮助被帮扶村组解决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困难,完成村组辖内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工作,并创评为信用村组,在有条件的村组安装农信银POS机,让村民足不出村享受信合服务;每个乡镇每年安排“一万元解民忧”基金,帮助特别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资金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