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变革三:大数据大效应
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点是大数据应用,而这也正是福建农信系统正在实施,并逐步完善的重点。多年来,福建农信着力于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并通过数据信息的开发利用,为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继2007年出台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指导意见,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之后, 2012年省联社开发了农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力求建立全省农信系统客户完善信息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并要求各营业网点结合客户日常业务办理情况进行动态更新,保证客户信息的有效性。
同时,福建农信在数据信息的应用上也下了大力气。联社启动数据仓库建设,构建了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大数据服务架构,实现了对核心、信管、财管、中间业务系统等各类关键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积累业务数据,实现各类业务、管理应用系统能基于大数据服务体系,开展数据应用、分析、挖掘等,并能根据需求,将相关业务数据发送到法人行社,为各法人行社开展本地化个性业务提供了最关键的数据服务。
柜面前端系统改造,是数据信息的另一个应用方向。福建省联社通过优化柜面业务流程,整合各类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以在柜台全面展示客户信息,让柜员拥有更多的时间、找到更准确的角度与客户进行深度沟通和营销,让一线网点向客户式营销转型。
福建省联社理事长鄢一忠认为,要学精髓、补短板、做特色,主动拥抱互联网。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式,福建农信系统制订了转型创新三年规划(2014-2016),紧盯同业先进、坚持因地制宜、准确市场定位、确保风险可控、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金融创新,加大网上支付、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的优化升级力度,助推金融互联网之花叶绿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