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谓不良贷款,即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越高,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越大。
平安银行在一季报中坦言,长三角地区经济下行是导致公司不良率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受2012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环境影响,长三角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本行东区(长三角地区)分行贷款比重较高,占全行贷款的31.5%。”
尽管平安银行强调:“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上海、温州等地区,且大部分有抵质押品……整体风险可控”,但这仍然引起了市场担忧。如中银国际就指出,一季度公司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上升幅度反而高于去年四季度,且东区的不良率较年初又提高了16个基点。“如果实体经济的持续疲软再持续1~2个季度,那么公司的资产质量还将继续承压。”
下滑:平安银行不良贷拨备率逼近红线
资产质量的恶化也在不断消耗平安银行的业绩 “护城河”——不良贷款拨备,这通常体现在不良贷款拨备率这一指标上。过去银行常常在经济上行周期提高拨备覆盖,以便在经济不景气时有更多的缓冲空间。但是从平安银行目前这一指标来看,其护城河里的水已经明显变浅。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逐季下降,至今年年初,已经从253.35%下滑至182.32%,下降了70余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这一指标则与年初持平,但是公司单季度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52.5%。
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水平在16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均是倒数第一: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公司去年年报尚能维持30%的业绩增长,而今年一季度却下降至个位数。考虑到银监会现行规定中,150%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红线”,平安银行目前离红线只有30余个百分点。而其他上市银行一季报时的拨备覆盖率均在200%以上,其中兴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均超过300%。相比之下,平安银行处于所有上市银行的最低水平,已经逼近银监会的政策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