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证监会今天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对两家公司涉嫌“IPO申报材料作假”的立案稽查情况,牵扯其中的两家公司分别是“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稽查总队调查发现,两家公司存在重大的虚增收入、伪造回款等造假上市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发行和管理产生了严重干扰。记者跟随证监会的稽查总队调查人员,对这两家公司在IPO申报阶段的种种猫腻做个庖丁解牛。
首先关注天能科技,它是“预披露新政”后首家被发现有造假嫌疑的公司。在去年2月1日天能科技的IPO招股说明书披露不久,就有媒体质疑其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2012年4月,天能科技主动撤回上市申请,随即,证监会停止了对它的行政许可审查。2012年8月,证监会上海专员办在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时,发现其给天能科技所做的审计项目中存在疑问,继而顺藤摸瓜,查出天能科技存在财务造假。2012年9月1号,证监会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天能科技立案调查,并交由稽查总队查办。
天能科技主要经营太阳能光伏产业,调查展开后,证监会稽查总队调查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山西进行现场核查,固定原始材料和单据,锁定客观证据。稽查总队调查人员在调查天能科技2011年1-9月财务报告时发现,公司当期披露的营业收入是5亿多人民币,利润7000多万,但天能科技通过当时经营的三个项目,虚增收入8000多万,虚增利润3000多万,而且这三个项目的毛利润显著高于其他项目。
稽查总队调查人员介绍,天能科技的这三个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但当时并没有经过招投标程序,而且公司在项目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通过伪造结算单据,将项目收入提前确认,而且夸大了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