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号文的利剑,正搁在重庆三峡银行的上空。
存续理财产品占非标空间80%
“城商行当中,重庆三峡银行可能受影响比较大,他的理财产品主要投向信托受益权、票据等,都属于非标资产。”一银行业内人士表示。
从资产规模看,重庆三峡银行仅存续的理财产品就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根据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对比重庆三峡银行年报披露的理财资金交易结构:股权收益权类(34.03%)、信托受益权类以及信贷资产类(22.43%),紧接着是委托贷款类占10%,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仅为5.23%。也就是说,重庆三峡银行理财资金超过一半属于非标资产交易,占比达66.46%。2011年年报显示,重庆三峡银行年存续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累计62.6亿。
截至2012年9月末,重庆三峡银行总资产608亿。以4%的上限计算,其非标资产总量不得超过24.32亿。值得注意的是,仅三峡银行存续理财产品投向非标债券,并且今年年内到期的资产约20亿。已逼近非标上限的八成。
从资金池管理情况看,重庆三峡银行的整改压力同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