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连续突破3千、4千、5千甚至6千美元的大关。根据国际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突破3千以后,局域产业就会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更是给了包括李宁在内的国产体育品牌更大的定义,国产体育品牌提出了大规模的扩张。
这个扩张的路线基本上两个,第一是低价,第二是大规模的开拓门店。统计数据,截至到2011年底,李宁的常规店是超过8千家,安踏是超过8千家,包括其他在内都在7千家以上,以平均每个品牌开6千家门店来计算,中国2千多个县城,相当于每个县城有20家服装品牌店,所以就扩张本身而言的话,这种模式到今天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个模式本身给企业带来的漂亮的支撑和市场数据。但是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过去十年这些企业在跑马圈地,低价优势进行简单粗式的扩张的同时,品牌自身的美誉度,品牌自身的内涵,品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随着提高,跟国际大品牌阿迪、耐克进行比较,尽管在过去几年阿迪、耐克在中国失去了一些市场份额,但是他们的增长一直非常稳健,对于阿迪、耐克等的这种忠诚度和市场认可度并没有受到一个很大的影响。2012年是行业的冬天,但是阿迪和耐克在中国的业绩仍然不输,可以肯定的讲这是一个深度调整,中国体育品牌应该不要抱有太大的幻想,过去的高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低成本模式也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道路,必须进行真正的转型才能真正的走出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