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北京遇上西雅图》所带来的话题发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被批“三观不正”、“毁三观”。导演薛晓路近日接受专访,说到这个话题,向来温和的薛晓路都淡定不下来了,她虽然说,但她依然对“毁三观”这种说法感到十分奇怪,“我觉得心里脏的人一定会以脏的方式去揣摩他人,这是我一贯的感受、一直的态度”。
记者:“小三”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上是一个标签化的东西,一部分观众听到这个词可能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反感,您当初为什么要把女主角文佳佳设定为一个小三?
薛晓路:我不考虑是不是有人喜欢小三或者不喜欢小三,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要写这么一个赴美生子的女孩的成长,我想写这么一个身份的女孩,那么她有她的各种的缺点,她包括身份上的这种缺点,她包括她性格上的问题,她的价值观的问题,所有的她的都是有各种缺点的,那我想写她的这么一个成长过程,所以我不会说比如小三多我就写一小三的,比如大家都烦小三,我就不写小三的,我觉得这个不是创作者该考虑的问题。
记者:影片目前确实在某些方面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说影片“毁三观”、“三观不正”,您作为创作者,怎么看这种情况?
薛晓路:我特别不认为毁三观。我认为谁说这个话,就像一个裹着老太太裹脚布的卫道士一样。我偶尔会看评论,没关系,爱怎么说怎么说。但我依然对这个说法,觉得十分奇怪。我觉得心里脏的人一定会以脏的方式去揣摩他人,这是我一贯的感受、一直的态度。就像是有人在微博上自杀了,还有人在说他是在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