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不懂”却又“挥不去”的账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来自民营银行和海外银行的冲击,都对银行的市场把控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出了挑战,存贷利息差利润不断收窄。”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说,中间业务是一个不错的业绩突破口,因此不少银行都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不约而同的收费项目正印证了这一点。
中航证券根据此前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数据整理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401.72亿元,同比增长27.67%,增速大大高于当季上市银行13%的净利润增速。此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31%、58.64%和60.63%。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些银行项目过去不收费,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培育市场和扩大客户,实际上银行为此垫付了业务成本。客户市场打开之后再收费倒也符合商业策略的惯例。以金融IC卡为例,其制卡成本是磁条卡的数倍,再加上宣传推广费用、设备改造费用,银行确实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银行收费倒也无可厚非。
但在不少消费者看来,银行收费项目是一笔“看不懂”却又“挥不去”的账。“掌握话语权的银行对于服务项目定价‘呼风唤雨’,我们却只能被动接受,告知但没商量,也不知道费用如何测算得出。”广州农行卡客户赵倩对此深表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