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明高表示,12月底资金成本高涨,是因为今年财政支出速度比较慢,截至11月,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同比增长23.7%,增速虽然较快,但是财政存款不构成基础货币,只有财政支出后才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另外春节前,因为有资金取现流出等因素,所以资金成本难以下降。
于是,最近多家银行迅速将其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水平提升。招商银行正在发行的鼎鼎成金135号理财产品,期限7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6.80%。
招商银行正在发行的鼎鼎成金138号产品,期限仅4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0%。鼎鼎成金142号产品,期限为46天,收益率也在6.60%。记者看到,招商银行的这些产品主要投向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非标资产;债券资产;银行存款和资金拆借及逆回购。
国有大行也参与高收益理财产品的争夺战。中国银行正在发行的社保卡(第六期)专属理财产品,期限为9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2%,资金主要通过单一信托投资于银行同业存款等。
据普益财富统计,上周共发行705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期限1个月至3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57%、3个月至6个月为5.67%,收益率比前一周分别继续增加16bp、14bp。比11月平均水平增长51bp、46bp。
沈明高认为,虽然最近资金成本高涨有周期性因素,但2014年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首先信贷资源配置扭曲,更多的资金沉淀在地方政府平台、国有企业等领域,导致信贷挤出效应。其次存款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看,市场化会推高资金成本上升2%。
“贴钱兑付”?
记者看到,相关银行并未披露上述产品资金的具体投向。一位城商行资金部人士分析,这三款理财产品应属于资金池类理财产品,如果考虑其它财务成本和托管费用、销售费用等成本,对应投向的基础资产收益率应该接近8%,银行才可能做到收益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