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拆标也是诸多P2P企业的一个“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投资者更愿意投资短期项目,因而一些P2P公司将长期的项目拆分,如将3个月拆为3个一个月项目,每个周期在期满结束后再重新续筹,如果有钱投进来就可以还给前一批投资者,而一旦没有钱流入,那资金链即刻断裂。
在部分P2P企业中,甚至是属于“自融”。据介绍,一些平台其背后为一家实体企业,自己开办融资平台,将融来的资金投入到自己的公司项目中。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是钱投出去回款还没有拿到,甚至是还没有任何产出,而短期的标则已经到期,很容易出现流动性危机。
此外,还有部分P2P企业存在更为恶劣的做法,将建网站、租办公室的成本,挪用投资者的资金来弥补,一旦出现提现、挤兑的事件,资金窟窿补不上就只能倒闭。
近期央行组织到深圳等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调研,杜晓山认为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应该介入监管,组织力量深入跟踪调研,积极推动条件成熟时统一立法,或者出台更细致的《网络借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