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少波说,从今年8月份起,我省依托覆盖到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对辖区内每一名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根据其就业状况、就业意愿进行针对性帮扶。
“目前摸底下来,淮安还没有工作的大学生有800多名。给他们提供个岗位不难,难就难在满足‘体面就业’要求上。”淮安就业管理中心书记翟传豹说,如果让大学生去当操作工,即便毕业生自己愿意,一些家长也不甘心,觉得四年大学白上了,宁愿孩子在家呆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离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或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就业能力。比如盐城技师学院,这两年就承担起对当地一些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任务。该校学生近年在国内外屡获技能大奖,每年2000多名毕业生中很多人在二三年级时就被各大企业预定了。但和很多职技校一样,盐城技师学院每年都为招生发愁,院长吕成鹰说:“今年大学录取率在85.8%,明年高考生源减少2.26万人,录取率肯定更高,上职技院校的学生相应就更少了。”
一面是职技院校的毕业生被哄抢却没人愿意上,另一面是越来越多轻松考上大学的孩子找不到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就业专家呼吁,目前的中国还没有“奢侈”到可以让大学生“过剩”的时候,是该好好反思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了。吕成鹰建议,应学习德国的先进教育模式和薪酬机制,他们有七成高中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家长们并不觉得孩子学技能丢人,因为德国蓝领收入很高,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吕成鹰不无憧憬地说,哪天家长们不再觉得孩子当工人低人一等,大学生就业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