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多开发商用卖住宅的思路来推广商业地产,这违背市场规律
据一位行业知情者透露,在南市区的某商业楼盘最近悄然改变了招商方案,原因是当初与这家公司意向签约的商家,现在已投入其他项目的“怀抱”。另一处位于北市区的大型楼盘,左边在售的住宅部分已经封顶,而右边的商业部分却还是一个大坑。从去年底开始大兴土木,今年上半年还在热火朝天的招商,为什么却在8、9月份悄然停工?
商业资源匮乏 开发商争相引进超市、电影院
“昆明现在的商业地产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畸形。商业多,体量大,一些不会做商业的开发商现在也都在开发商业地产。”金马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策划经理徐文婷很直接的说道。在她看来,昆明许多商业地产项目整体上都缺乏一支好的招商运营团队。“一个做得好的商业项目,一定具备一些条件。比如拥有一支专业,极具责任心和创造力的运营团队,还必须要认真经营,需要时间的培养。如果没有几年的培养期,那么商业永远只会是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体。”她说。
“其实,真正成功的商业地产,除了拥有一支专业的招商运营团队,还需要拥有大量的商业资源。只有这“两条腿”同时站在地上,这个项目才能真正地站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但是,现在的开发商不知道如何来做商业地产,怎样运营,再加上商业资源缺乏,所以只能争相引进一些超市、电影院,这也就导致了昆明商业地产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据记者走访调查,就拿西市区板块来说,大概有将近10个项目引进了大型超市、8个项目引进了电影院,有的电影院之间的距离甚至都不超过3公里。
超市、影院的进驻,并不能完全体现该商业项目的价值,可是一些开发商并不了解商业地产和商业环境,这就直接导致了遍地都是“沃尔玛”,满地开花“肯德基”,处处可见“电影院”的现象。
一位本土企业的招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好的商业地产,需要做出自己的“个性”,也就是做所谓的主题式、体验式商业地产。但是昆明现在做得好的主题式商业并没有几家,因为主题式商业地产要树立起自己的特点,从设计、招商到运营,都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主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