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天,知名奶粉品牌明治突然表态要从中国内地“退市”,有部分消费者昨日“紧急”补货。记者了解到,虽然业内普遍不认为该事件显示“洋奶粉”进入寒冬,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奶粉业面对渠道“盘剥”的成本难题。
有人一口气买16罐明治奶粉
昨日,记者在明治奶粉的官方旗舰店看到,出货有加速迹象。截至15时30分,成交记录显示明治一阶段奶粉出现“大手”买单,有人一口气买8罐、10罐甚至是16罐。
在广州海珠区一家永旺超市,记者仍看到货架上有明治奶粉出售,销售员指出昨日多了些顾客来选购。有一直购买的消费者表示,今后会考虑“海淘”,但是本报记者发现,在中国香港地区,明治奶粉也几近绝迹。
10月24日在香港尖沙咀,记者走访了5家药房,均买不到该品牌奶粉。“我们在日本大地震后就不进货了。”一家药店负责人说,他建议记者去当地日资百货公司碰碰运气。
对于该公司以成本为由“撤退”,有消费者提出怀疑:明治奶粉在日本销售折合人民币要比中国便宜得多,却没有在日本停售,现在撤出后中国的顾客该怎么办。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明治奶粉高层此前对于撤离中国内地这一全球奶粉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态度一度反复,直到不久前才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