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每平米16000到17000元?这也太夸张了。”当保利春天里售楼员告诉李女士一居室的最新报价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位于北京南六环外、大兴区地铁天宫院站附近的保利春天里,5月份刚入市时一直以11999元/平米的起价吸引购房人,但开盘之后却未实现当时宣传中承诺,价格一路上涨。截至7月18日,该项目成交均价已涨至15640元/平米。而新入市的一居室,报价在每平米16000-17000元,比5月上涨逾40%。
本是传统推盘淡季的7月份,各地楼市却在一片“涨声”中获得了不俗的成交,而地产央企在其中扮演了“领涨”角色。此外,中海、中冶等央企强势回归土地市场,在天津、北京旧宫等地夺得地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建部等主管部门继续喊话,要求坚持楼市调控,稳定房价,并直接干预央企参与“地王”争夺。不过,央企的种种表现令业内对“喊话”效果颇为担忧。
央企领涨
事实上,“涨价”已成为了7月份北京楼市的关键词。数据显示,北京楼市7月份55个热销项目中,涨价项目达7成,而在这些涨价项目中,央企、国企楼盘成为积极的“领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