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过去几年如火如荼的建设期鄂尔多斯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建设者。据当地一位学者介绍,2009年,鄂尔多斯的外来人口达到30多万,但自去年开始,这些人陆陆续续走了一大半。
闫宝军就是这样一位外来者。四五年前,闫宝军和朋友们从北京来到鄂尔多斯,他组织了一个销售团队,接手了当地某楼盘的销售。当鄂尔多斯的“经济危机”到来时,该楼盘的住宅部分几乎已经完成销售,仅剩下绿化等收尾工作,售楼处已停业。闫宝军还是经常来售楼处,因为老板还欠着他的销售服务酬劳。
“开发商都不会再进行投入了,现在,所有人想的就是要债,老板即使还有一些余款,他们也不再支付债务了,因为远远不够。”当地一位开发商说,“开发商是在2.5分、甚至3分月利息的基础上筹得的建设资金,如果两个亿有一个亿是民间集资,那么这一个亿可能已经形成了3个亿的债务”,“而可怕的是,过去几年,开发商利用高利贷滚动,进入到市政、建筑、矿产、酒店等多个行业,一旦形势不行了,所有的债务都将越滚越大,所以即使资金已经回笼的楼盘也受到牵连”。
鄂尔多斯犯了一个错误,用媒体的话来说,“它用一块钱干了10块钱做的事儿”。
商人周启亮(化名)在鄂尔多斯的产业涉及建筑、酒店等多个领域,他已经不打算再在鄂尔多斯投钱了。周启亮也囤了一块地,如今土地不值钱了,但好歹不赔本,他打算用5000万元的价格把这块地卖掉,然后到东北去做点生意。
鄂尔多斯就像一个谜,“就连当地人也看不懂,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一个当地的企业家感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