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莱坊在去年选择了10座主要城市作为考察对象,发现“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平均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比一线城市的约6.8万平方米高出18%以上。重庆和哈尔滨的购物中心平均面积更是分别达到了近9.9万平方米和9.5万平方米。相比之下,香港只有六个购物中心超过了10万平方米,而且大部分都是分期开发的”。
莱坊报告指出:“一些经验不足的开发商都希望赶在竞争形成之前完工,同时扩大项目规模,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大的购物中心可以抵御未来的竞争,而且‘当地最大’这一称号也有利于市场营销。但是现实证明,大不一定好。”
高纬环球中国零售地产服务部执行董事James Hawkey 曾对记者表示:“市场上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趋势。最大的问题在于建造的速度,一些城市出现了区域性、暂时性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供求失衡是零售地产问题的一面。另一方面,由资本大量流入制造出的行业繁荣景象,也将随着资本逐渐退出而露出真实面目。
“下半年,将陆续有投资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基金面临到期退出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基金对项目内部收益率的要求在2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商业地产的估值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只能寻找那些对投资回报率要求较低的买家,例如养老或保险基金,但国内又非常缺乏这样的金融机构。”一家房地产咨询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未来五年将是考验商业地产项目运营能力的五年,” 薛迥文表示,“商业地产与住宅不同,建好后其实只是一个‘半成品’,商业地产的价值关键是靠后期运营来体现。”
在一次演讲中,宝龙集团副总裁潘韬表示:“未来三年将有相当一批购物中心因为运营不善,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