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9万人,比上一年激增38%。海归人数越来越多,直接导致留学生的人才稀缺性优势大大减弱,薪酬待遇下降,甚至连找工作也成了难题。而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美国事业部经理许翔也介绍,留学生活导致的对国内环境的陌生感,以及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也让海归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许翔:现在自费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出国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申请到的院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必然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能力,这就影响到了整体的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状况。很多留学生因为在国外留学,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同国内情况不太适应,留学归国人员需要在国内有一定的适应期。
国内学生出国深造选择的热门国家集中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以美国为例,攻读硕士学位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一般需要40—60万元,高昂的留学成本与归国后的找工作难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也让很多人对留学的性价比产生了怀疑。
对此,樊琴建议,留学生要有长远眼光,应该更注重国外学习生涯对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成归国后要找准定位,先把自己“清空”,刚进入职场,即便是海归也只是一个初学者。
许翔:海归人员要抱着一个正确的心态,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最开始都是从基层做起的,慢慢地熟悉一个企业、组织的架构、运营方式之后,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有一个好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