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老师介绍,现在一个学院的研究生,已经和16年前自己读研时一个学校的研究生的数量基本持平。
李凤辉: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是1996年,当时整个学校的研究生只有46个人,现在一个学院的研究生就到了这个数目。
研究生就业趋势不再明朗
面对源源不断输送来的学生,李凤辉老师是欢迎中透着隐忧。
李凤辉:很多专业的就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的曲线在模糊化,并且研究生就业的趋势不像十年前那么明朗,现在也有可能有些部分专业,研究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俄语学科建设负责人苗幽燕同样为研究生们的去向担心:
苗幽燕:从市场需求来看,用人单位更多的需要是能胜任各类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过分强调适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理论性人才,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