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实上,除了18家投行全部参与的H股IPO竞标,投行在四项业务上所投的业务种类和数量则不同;其中,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竞标的高达15家,参与其他三项业务竞标的大约在一半数量。
“主要因为四项业务合作的投标与H股IPO承销商选拔密切关联,所以一些投行甚至投了三四项业务合作。”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一位参与其中的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鉴于国内商业银行上市承销商竞争较激烈,投行的竞标过程“并不好过”。“比如,上海银行要求参与竞标的投行支付500元购买征询方案邀请函,这样的要求很少碰到;又比如,投行一开始还被要求向上海银行存入1万元人民币作为‘投标保证金’,但几经周折这一付费最终被取消。”该人士继续说。
同样让投行感到不解的还有,上海银行还提出最多按三年分期支付承销费用的方案。
“如果不能在承销团队中担任主要角色,而只是做财务顾问、合规顾问等这样的小角色,一些投行可能会选择退出。”上述投行人士如是说,“据了解,因为是H股上市,所以上海银行方面更倾向于外资投行。”
多位投行人士表示,建银国际很可能成为“那四分之一”,高盛、汇丰的“胜算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