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

三精口服液4年7次被曝含异物 生产环节药品质量或是异物源头

2012-05-30 17:02:11 | 来源:北京晨报 | 作者:孔瑶瑶

业内人士:

生产环节、药品质量都可能是异物源头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药品中现异物的报道不仅仅涉及三精制药,也包括其他一些药品品牌,而且出现异物的药品以口服液、注射液居多。药品中的异物究竟从何而来?药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再到包装、灭菌的整个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混入异物的可能?就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一位制药企业的业内人士。

该业内人士介绍,生产一支口服液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要将所有原材料溶解,然后进行配制,配制好的药液要经过过滤,以去除异物,“按道理,过滤后的药液是不会存在异物的。不过,也不能排除过滤过程中,滤网、滤芯中掉落的杂质进入药品终端的可能。”这是异物进入口服液类药品的第一个可能环节。

过滤后的药品要进行灌装、加盖。加盖是异物可能混入药液的第二个环节。“口服液的瓶盖一般都是胶塞和铁皮组成的,自动加盖机将瓶盖直接套在瓶口,然后进行压盖、加盖、旋盖步骤,旋盖过程中,有可能会带入一些胶塞里的橡胶异物到瓶中。”

加盖后需要对药品做灭菌处理。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灭菌后,生产人员会对药品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灯检。“灯检就是由工人拿着药液,透过灯光的光线查看瓶中是否有异物,这里检查的异物主要是玻璃屑,加盖过程中如果玻璃瓶没洗干净,玻璃屑就会留在瓶子里,通过灯检一般都能发现,其他异物在这个环节也能被检查出来。”

“这是从生产环节来说的,从本身药性来分析的话,如果产品本身的稳定性不好,有可能会形成沉淀,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异物’。碰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看一下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注明‘产品需要摇匀后服用’,说明沉淀属药品正常情况,消费者可以服用。但是,如果说明书注明产品属于沉积液,那么就没有沉淀性异物发生的可能,此时如果发现药品中有异物就不应该喝了。”

[编辑:西南在线]
 社会百态
  •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法治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未带停车卡遭小区保安拦下 荣县一男子带人围殴保安被拘
  • 兄妹协议:哥哥赡养母亲并继承遗产 法院:协议无效
  • 云南首个妇幼控烟干预项目结题 惠及4万余人
  • 男子被控诈骗逾亿元 法院一审判无罪
  • 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了
  • 几枚一角面额硬币掉在超市地面之后
  • 佛山电台花生节:世界最大的花生拼图创世界纪录
  • 下篇文章:国务院通过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上篇文章:国航拟在内蒙古合资办航空 借地方政府占地盘
    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服务商-成都域满天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网络swnic.om
    联播西南
    即时商讯
    • 热烈祝贺泸州农商银行开业
    • 热烈祝贺玉溪市商业银行昆明曙光支行成立
    • 热烈祝贺内江农商银行开业
    大千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南在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9-2018 www.swol.com.cn-西南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WNIC.com西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