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通江县农村信用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支农为己任,靠支农求发展,不断强化信贷支农,改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大变样,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自身的稳健快速发展。到2011年末,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5.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7亿元;存贷款分别占全县5家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31%、69 %;全年实现总收入174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98万元;营销蜀信卡72186张。
2011年,通江县联社将业务发展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实事求是,注重眼前,立足长远的经营发展思路,通过抓好组织资金不放松、抓好贷款管理不动摇、抓好不良贷款清收不手软、抓好经营收入不松劲,取得了各项经营指标超历史增长的大好成绩,为更好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发挥金融主力军职能,全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011年,通江县联社以小额信贷管理系统上线为契机,全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着力打造小额信贷黄金品牌,让农户享受普惠制的金融服务。一是逐户收集信息资料,建立农户经济档案,通过小额信贷系统逐户评级,为动态评级授信打好基础,做到农户随用随贷;二是对农户坚持“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操作模式,积极推广小额循环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流程,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全年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48976户,占农户总数的93 %,评级授信44552户,2011年共发放小额贷款5.9亿元,占贷款发放总量的76%。
为了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通江县联社在民胜镇周子坪村开展惠农兴村试点成功后,在全县普及推开,切实改善了山区金融服务现状。一是通过开办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夜校、开展农村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在各村设置宣传栏、走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村民的信用意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二是与“迅通工程”相结合,通过安装ATM机、POS机和“e迅通”等现代金融服务工具,使农户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小额存取、查询、转账、支取补贴等业务,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方便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到2011年末,全县已安装POS64台、“E迅通”473台、ATM23台,基本实现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三是与“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要求相结合,通过多方努力,将春在乡的流动性服务网点恢复了正常营业,并强化了其他11个流动性网点的营业时间和营业纪律;四是不断创新贷款品种。为支持“三农”大开绿灯,先后推出惠农自助贷款、惠农安居贷款、惠农创业贷款、惠农帮扶贷款、惠农基础设施贷款、存惠贷等贷款品种,确保农村各领域信贷需求,助推了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了惠农兴村和强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