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篇
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培训——
生源越来越多 学校越来越多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是成都培训市场的启蒙阶段,那么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则是成都培训市场的发展阶段。在这10年中,成都培训市场学校林立,尽管良莠混杂,但到培训学校参与培训的学生还是越来越多,家长也渐渐从纯粹请家教或者让孩子到老师家里补课,逐渐愿意选择走进正规的培训学校接受更系统和专业的学习。
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成都培训市场从少有的几所小学校,逐渐发展成了好几十家的规模。正是在这样一个阶段,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批学校出现了:成都英日语专修学校、成都新思维学校、成都望子成龙学校等。
在谈到这个阶段的情况时,不少校长都有深切的体会。成都望子成龙学校校长蒋杨斌说:“办学之初我们非常艰难,当时办公室很小,学校教室也少,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也不多,学校招生宣传也很难,不象现在家长的接受度这么高。”不少了解当年情况的教育界人士介绍,当年成都培训市场还处于前期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学校规模都不大,少数如戴氏英语这样的学校,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大牌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