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部分城市现“消化不良”
一架接一架高耸的塔吊、大面积的建筑工地、连成片的新建楼房……这几乎成为近几年很多中小城市的“缩影”。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芜湖等三四线城市发现,这些城市的楼市供应不断加大,而建成的楼房大量空置,部分小区周边一片荒芜。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众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迎来发展良机。但在供给迅速增加同时,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供应过剩”、“消化不良”的风险。
“之所以有很多开发商选择去三四线城市,主要是过去的判断比较乐观,同时三四线城市大多不在限购范围内,调控压力比较小,但这些城市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微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支撑能力不强,每年新增人口和可吸纳的外来资金有限,再加上地方政府近几年出让的土地充足,造成了局部地区楼市供给过剩的情况。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住宅市场供应规模增长较快,营口、南通、烟台、佛山等地的土地供应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待开发量在3000-8000万平方米之间。仅从2011年到今年11月末,营口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就接近1200万平方米,几乎是北京同期成交面积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