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商行在自己所处的地盘拥有大量的本地优势: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来自于熟人经济,与地方企业、产业的紧密结合共生共荣。
过去十年是城商行爆发式发展的十年,甚至有银行家感叹“只要你开支行就能成倍地增长,并且很容易就赚钱”。
在这十年里,城商行的市场份额每年增加0.5%。截至2012年6月末,146家城商行资产总规模已达11.5万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的9.1%。与此同时,五大行所占比例已经低于50%,降至44%。
城商行所抢占的份额多表现为地方性、区域性的抢夺,也更多地体现在零售业务的抢夺。
每到一个地方性城市你都可以发现,除了四大行就是铺遍全城的当地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几乎很难对抗。
我们看到富滇银行的零售业务在云南已经超过交通银行。
我们还看到,在重庆市场上,只要重庆银行在当地都市报上刊登理财产品广告的当天,其它大行甚至故意错开时间不打广告。
城商行在地区的控制力早已不容小视。
然而,我们也看到,一股蛮劲拼命往外扩张的城商行,不少是直接撞墙,满身是灰。
比如,泰隆银行上海分行,1000多名员工做小微,成本高企、亏损严重。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银行业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了,只要开分支行都能做大的可能性已很小了。现在多数银行可能要安分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