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英才网为何“没落”
虽然中华英才网落后于对手,但从其身上也反映出传统招聘网站业的集体困境:创新乏力、商业模式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另外,在面对社交网站、分类信息网和微求职等新型招聘模式的冲击时,传统的招聘网站也显得有些吃力。
申银万国证券杭州密渡桥路营业部投资顾问孙海贝分析指出,目前传统招聘网站的收入来源单一:一种是常驻会员的会员费,但这并不是主流;最多的还是向招聘单位收取服务费。而中高收入人群因为自身的层次性、专业性和私密性,不大会上传统的招聘网站;招聘单位要招中高端人才,也多是通过猎头或关系网的渠道。
“此外,传统招聘类网站的进入几乎无门槛,恶性竞争激烈,加上在这类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多是中小民营企业,在现今的经济情况下,企业招工人数减少,网站收入相应也大幅减少。”
他还指出,全国性的传统招聘网站,存在天生的局限性,在异地开展业务,收益成本比很低,在经济好的时候,企业本身有扩张的需求,这一点会成为盲区;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在异地的业务就会转向无利甚至亏损,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此外,针对低端人才的招聘网站,本来就适合地域性发展,不适合全国性发展。
在杭州,记者随机采访了10人,有3位表示从来没有通过传统招聘网站了解就业信息,而那些通过招聘网站了解就业信息的人中,很少通过这一渠道找到稳定的工作。
小袁是一所师范大学的在读生,他打算毕业后回衢州老家教书,他说:“我觉得网上投简历还可以,找家教这些没问题,但找正式工作就难说了。”大四学生小俞也说:“我感觉网上投简历的回复率不是很高,10个大概只有1—2个回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