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上担子轻一分,许梅元站得便直一分。
身边是重病的丈夫,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一对读书的儿女,一家的重担压弯了湖南省茶陵县沿河村村民许梅元的腰。受益于国家的精准扶贫,许梅元成功脱贫,她说:“脱贫了,下一步要努力奔着小康去!”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正孕育着崭新生机,老区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各打算盘难发展,基层党建聚人心
“要用就得买,村里想白占,凭啥?”2018年年底,听说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引进油茶企业打造油茶林,湖南省茶陵县严塘镇猷竹村的村民纷纷到荒山划界圈地。
猷竹村地处罗霄山深处,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4000多人,宗族关系复杂。以往长期荒废、无人认领的500亩山地,突然就冒出了“主人”,成片推进油茶的项目就难以实施。
“村民各有各的算盘,守摊子的意识太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罗江华意识到,想要啃下老区脱贫这块“硬骨头”,把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必须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
罗江华等帮扶队员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户接着一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心中所想所盼,大伙当面锣对面鼓讲出了积压多年的心里话;油茶项目承包人与村里签订了30年的山林流转协议,又拿出220亩收益用于村里73户贫困户的产业分红。
一套组合拳,聚拢了人心。5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谭晚根,把油茶产业帮扶确认表交到了村里后说:“再有这样的好事,我还第一个签字。”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能不能扶真贫、得实效,首先就要看基层组织建设是否牢靠。
“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先锋带头作用,要统一思想,敢于担当作为。”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
彭展阳原本在山外一家企业的技术部工作,几年前他毅然回乡发展,并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精准脱贫”的路。
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了,大伙干事众志成城。截至2018年底,湖南的罗霄山片区剩余贫困人口16600人,年度减少贫困人口6.4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75%,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退出;江西片区18个县(市区)当中,仅剩宁都、赣县、于都、兴国等四个县(区)未脱贫,还有10余万贫困人口。
村里生钱产业多,大伙过上好生活
脱贫攻坚,产业为根。
井冈山市东上乡有养蜂的传统,但由于养蜂人技术参差不齐,加上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村庄产业发展不好,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958元。
2018年,东上乡引进了井冈山市海伦堡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东上乡9个村免费发放了2000多箱蜜蜂,并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签约回收贫困群众和合作社社员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