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中阿青年汉学论坛、阿拉伯诗歌之夜等活动成功举办后,昨日,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又一重要活动——中阿音乐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中阿双方的60余位音乐专家、学者用音乐这一国际语言深入对话,共商中阿音乐交流发展的美好未来。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17位专家受聘首批加入成都音乐发展专家库,将在成都人才培养、名作创作、合作交流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成都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
修建中的成都城市音乐厅 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马丁 摄
论坛上,围绕“中阿音乐文化交流”“中阿民族音乐交流”“中阿高等音乐教育”三个议题,专家们开展深度对话,交流中阿音乐人才的培养与合作,展示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阿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约旦国家音乐学院的嘉宾穆罕默德·奥斯曼分享起自己的成都之行,“前一天我去了四川音乐学院看了音乐演出,它们正代表着中国音乐的特质,既有古典韵味,又特别好分辨。成都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深厚的音乐底蕴,是一个充满音乐艺术的城市,所以当我知道成都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时,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穆罕默德·奥斯曼告诉记者。
论坛最后,成都市音乐产业办公室向8位分别来自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摩洛哥、阿尔吉尼亚、突尼斯、伊拉克、苏丹的音乐专家,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安金玉、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等9位中方专家颁发了特邀专家聘书,将他们纳入成都音乐发展专家库。据了解,这也是成都音乐发展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市音乐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的召开,为成都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尤其是提到成都市将要培育音乐人才,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川籍音乐人归巢等人才培育引进计划,聚集一大批专业水准高、行业影响大、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领军人才。在这些方面,相关专家的人才培养、名作创作、合作交流经验,将提供高水平的助力。”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专家库还将纳入更多专家,为成都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