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困难就找李书记。”这句话成了白头镇村民的口头禅。不论是在崇州市白头镇党委书记李铭剑的办公室里,还是在白头镇各个村,都能看到他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忙碌身影。
有着军人、组织人事、援藏干部等多种经历的李铭剑从2015年10月担任白头镇党委书记至今,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开展各项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地走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从到白头镇工作的第一天起,李铭剑就深知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自己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必须把握好政治方向,坚决把党委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一个多月时间里,除了日常工作,李铭剑把剩余的时间几乎全用在党建工作的调研上。起早贪黑地调研成了工作常态,同时,李铭剑多次召开党委会,深入全镇5村1社区,对班子干部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基层党建的弱项短板进行了深度了解,并开始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路径、新方法。
两年多来,李铭剑始终坚持党建主责,坚定不移地扛起党委抓党建的政治责任,抓班子、建堡垒、强队伍。2016年5月,崇州市农村党员教育学院在白头镇五星村的落地切实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问题;针对个别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干部工作乏力、作风不实、开展工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李铭剑多次召开党委会、支部会,反复讨论、反复研究;同时,李铭剑代表党委与8名领导班子成员和9名中层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开展了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梳理排查,建立防控措施23条,并定期为镇、村(社区)两委干部讲专题廉政党课。
在工作中,李铭剑坚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面对面谈问题、寻良策、算细账。“我们村民有什么事情,他必定第一时间赶到,书记根本没有在乎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每一天都奉献给了我们村民。”白头镇村民纷纷感叹,“很多时候都能看到书记在我们五星村开展工作,关心我们村民的产业发展、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指导我们如何改善、如何引进产业,使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工作的展开,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群众要什么,然后踏踏实实去做,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富起来、生活好起来。”李铭剑一边翻看着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一边告诉记者。为畅通政策宣传和民情反馈渠道,李铭剑在白头镇5村1社区探索创办了6类村刊月报,每月刊登最新的政策,让百姓看得到、听得见;同时,还探索了以组织为引领、完善三项机制、优化N项措施的五星村“1+3+N”新村管理机制,解决了“民心怎么聚、新村怎么管”的问题,实现了民事民议民管民受益。
本报记者 赵荣昌 实习记者 祝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