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好产业园,打通致富路,从相对贫困村到省级“四好村”……说起近两年村里的变化,蒲江县西来镇福田村村民提得最多的就是“90后”村党支部书记叶伟。“有困难挡在前,有利益等在后,年轻的书记给村子注入新鲜活力,也为我们脱贫致富带来动力!”
叶伟(中)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年轻的叶伟深知抓好支部队伍建设才是第一要务,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学习,根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穷根子”。上任第一天,叶伟就带领“两委”干部到米锅、两河、古佛等先进村学习取经,励志要锻造一支福田村 “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党性强、带富强、服务强”的“三懂三强”干部队伍。叶伟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以学习党章党规、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重大会议精神及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为重点,建立村社干部集体学习日、全村党员固定学习日和党小组固定活动日,以学习增强党性、促思想解放、提干事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凝聚民心最关键。近年来,叶伟利用进社入户宣传各项政策的机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开展“贫困之问”(我们为什么被列为贫困村?)“思想之问”(我们为什么会落后?)“行动之问”(脱贫攻坚我该怎么做)的三大讨论,同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需求。他带领“两委”干部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访遍全村768户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做的马上就做、能改的确定整改时间、无法解决的做好沟通解释。新建和改建水泥路34.36公里,整治桥梁7座、旧村落改造50户,新建和整治蓄水池18口,建设综合服务中心520平方米,安装灭虫灯65盏、黄板3.8万个,建成涉及1000亩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经过2年的努力,实现了道路组组通和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网络全覆盖,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梦寐以求的水泥路修通了,全村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何借力各项脱贫项目实现产业致富?叶伟带领党员中的种植大户,成立了福田柑橘合作社,注册了“鲜福橘”“鲜福桃”特色水果品牌,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带动全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协会成立以来,新培育骨干会员6名,吸纳一般会员106人,培训种植技术2000余人次,以建成的10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引领,带动全村4000亩柑橘和1000亩猕猴桃品质的提档升级。目前,通过协会全村基本实现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和统一对外销售。2017年福田村依托协会,大力引进电商平台,网络销售特色水果达到30万斤,销售额达150万元,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2年的大力发展,福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9325元上升到2017年的203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