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在蓬勃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产业中心城市,加快构建成链发展、集群发展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基层卫生计生干部,只有通过开展学习、讨论和调研,才能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发展武侯区大健康产业,紧紧围绕“健康武侯”建设这个核心,为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我们也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紧扣“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聚焦武侯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独具的“一校四院”核心竞争力,以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建设为契机,以校地、院地深度合作为抓手,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一院一园一中心”行动路径。“一院”,即在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内组建“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健康产业研究院”。“一园”,即围绕“大合仓—金阳智能医疗带”建设成立“泛华西国际智慧健康产业孵化园”。“一中心”,即位于武侯新城片区西部智谷B区内的“泛华西国际智慧健康大数据中心”。
随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项目落实。我们将尽快完成“一院一园一中心”主体运营机构搭建的调研和论证。在机构设置上,“一院”拟采取非企业的组织架构,组成者是政府、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园”拟采取公司化的组织架构,除区属国资平台公司参与外,还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企业等市场主体,让其成为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力量聚合反应的场所,共建共享健康产业孵化园,同时在园区的运营上将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管理运营。“一中心”在组织机构搭建上,基于数据安全性需求和专业性考虑,也建议由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导,依法依规引入业内顶尖企业作为技术支撑,共同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
创新打造招商模式。大健康产业需要我们将政府招商介入端口前移到项目初始阶段,政府主动参与并筛选种子期项目,同时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参与天使或A轮投资,将优质项目牢牢锁定在武侯发展。依托武侯区与四川省专家联谊会、“一校四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大健康产业智囊团,共同推进健康产业专业招商。
本报记者 粟新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