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将从技术上实现无缝“动中通”,可为航空等乘客提供高速上网体验
4月13日,记者从位于成都的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光电所)获悉,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发射,其关键结构件中就有“四川造”。
实践十三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基于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配置的首发星。该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我国此前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将从技术上实现无缝“动中通”,可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提供高速上网体验。
首次在我国高轨卫星上使用电推进(无需消耗化学推进剂)技术,是该卫星的重要技术突破之一。“四川造”关键结构件,正是该突破中的关键一环。
据介绍,电推进技术相比常规化学推进可“少携带很多化学燃料”,减轻自重,承载更多载荷。由光电所研发的矢量调节机构,是实践十三号卫星电推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它在卫星发射阶段对推力器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保证其能够经受住极其恶劣的力学环境。此外,在卫星入轨后保证推力器解锁展开,能够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