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长期的山川阻隔,让世人闻听贵州就想到交通是贵州欠发达的第一因素。
“高铁、航空、高速公路,入黔旅游很方便,立体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十一”长假期间,来自香港的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天堑变通途,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建成,565米的深度让世界震撼。”“贵州确实变了。”
在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已经修建好的通组路。 杨云 摄
截至目前,贵州已有1个干线10个支线机场。贵州支线机场出港直飞航线达到130余条。
贵州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铁网正式形成。贵广、沪昆高铁已开通,贵阳至广州4小时,到昆明仅2小时;2017年底,渝贵高铁将实现通车,铁路运行时间缩至2小时;成贵高铁预计2019年底通车,行程缩至2.5小时。
届时,贵阳在西南将构建起高铁两小时圈。
在乌蒙山区,贵州省黔西县花溪彝族苗族乡已经修建好的通组路。 杨云 摄
这片山水如画风情迷人人文多彩的喀斯特土地,自建省开始,600余年缓慢发展之后复苏醒来。
贵州开发史上,“路囧”确实也是贵州绕不过去的“首难”。
秦时,贵州始有五尺道。明初,奢香夫人开辟龙场九驿,基本奠定沿袭至今的贵州中心辐射状交通格局。1928年,贵州修建第一条公路。2015年,贵州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6年,贵州又启动一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决战。截至2016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33公里。